联系方式

手机:18952151895  杨先生

传真:0516-83668606

邮箱:Vip@xzxf119.com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41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设计行业热点全解读】这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许还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来源:易洋消防 | 作者:易洋消防 | 发布时间:2016-1-28 12:48:56

姜海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建筑设计行业有点躁动,一方面是业务下降明显,各企业裁员减薪准备过冬,另一方面各种新思想新尝试异彩纷呈,非常活跃,同时大家对未来有些雾里看花。您研究行业这么多年,信息也比较灵通,可否给我们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李武英:不敢胡乱指点江山,不过你的感觉真的很敏锐,这也是我的感觉,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这个冬天不冬眠


        姜海纳:行业真的进入冬天了吗?什么时候会转好?


  李武英:从近期企业所普遍反映的去年下半年新签合同额普降20%~60%的断崖式下跌,较以往确实可以称之为进入“冬天”,而且有说法这还只是“初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一定会到来,但春天已然不同于以往。因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像2008年危机半年之后即反弹的行情基本不会重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推出的“4万亿元”救市被评价为“饮鸩止渴”,错过了转型的良机。本届政府当然不能重蹈覆辙,因此咬着牙也要力促经济转型。当然投资拉动也还是要的,因此可以看到持续的报道,国家发改委一天批多少亿元的项目,某省同时开工几十个重大项目等,除“铁公基”之外,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等都是措施。但对于与建筑设计行业最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来说,主要还是通过购房政策的调节来拉动,比如降低交易税、取消限购、异地贷款,最近又在提以个税抵房贷等,但大多数城市由于前几年的超量建设,去库存压力较大,难以迅速复苏。


  商品住宅地产市场下行,而商业、旅游、养老、文教等本身的市场原本就有限,而且这些年也透支了需求,难以支持设计院专业化规模发展。所以从市场环境来讲,设计院必须做好过冬的准备。


  姜海纳:怎么准备?


  李武英: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啦。还有人说,冬天最好的办法就是“猫冬”,不过是有条件的,第一是你储备好了“猫冬”的粮食,第二是春天到了的时候,你能迅速恢复状态精神百倍地大干快上。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也是一种策略。不过更多的人不会安于“猫”着,所以转行、跨界、互联网+、资本+,都是眼下各种举措汹涌各谋出路的表现。


“互联网+”跨界打劫


  姜海纳:那我们来一一分析这些招术。先说互联网吧,它会对设计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吗?


        李武英:各行各业都在寻找与互联网的接口,设计行业也一样。但是会不会像淘宝颠覆门店,嘀嘀颠覆出租车行业一样?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因为所谓的互联网+,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渠道和平台,产业互联网在性质上有根本的不同,所以还在摸索中。不过互联网大佬们认为产业服务互联网化将是未来的风口,所以对此给予了高度的热情和关注。建筑设计+互联网,不少机构或个人也在尝试,有些已初具雏形,比如八戒工程网,有好些正在创建中,算上APP、微信平台不下几十上百个,但是现在还难言其未来。


        以八戒工程网为例,借由“二师兄”的威风,它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抢占了行业互联网的先发权,受到业内资本追捧。但是由于设计服务非简单的交易行为,加上行业管理的门槛和禁区短期内难以突破,发展的路径还很不清晰。这里还有知识产权的问题,服务模式、市场容量,最关键目前B2B的限制,不可能像淘宝这样的B2C具有颠覆性,这就是设计业互联网化的一个“槛”。但是会对行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小公司和设计师个人,可以通过网上开店宣传自己承接业务,线上交流沟通线下交易O2O,设计院作为代理、中介的优势就会大为下降,就为行业大洗牌辟出了空间。


借助资本“巧取豪夺”


        姜海纳:那么资本呢?


        李武英:很多企业在谋求与资本市场对接,股灾后本次IPO重启会迎来新一波设计上市公司,山鼎、苏州市院、筑博等。而更多的设计企业会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扩容以来,为设计企业开启了与资本直接对接的便利之门,陆道、天友、鸿图、华源、中景、宝信、霍普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早鸟”挂牌,苏交科、中衡(苏州工业园区院)、中设(苏交规院)等成功登录主板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未来上市可能实行注册制,那资本市场无疑会成为很多设计企业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如果说转型,从人本到资本,从以人为核心到以资本为动力,从宏观经济景气下的被动红利分享到主动谋求突围,这种转变是比较彻底的,应该算是对行业的一种颠覆。


        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寻求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合纵连横,购并重组等会重构行业格局,一些企业融资之后走出一条设计产品化、设计资本化为特征的新型业务,全产业链介入,从定位、策划到后期招商运营等充分发挥资本的力量从而从一个纯粹的设计公司转型全产业链服务公司。扩大了服务范围,打开了业务市场。


  一部分企业打造全产业链向EPC工程总承包业务方向发展,虽然大多数企业总承包仅有不超过5%的利润率,而设计的利润率正常基本在30%左右。因为做总包可以从几百万的业务放大到几个亿的业务,量能不一样,就像中元国际总裁丁健说,几百万的资金和几亿的资金从手里过,产生的附加值是不一样的。而资本市场加互联网给了企业全新的估值理念,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仅从赢利水平来衡量,看那些创业类的节目,一个想法还在脑子里,投资人就可以给出上亿的估值。互联网首创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牛来买单”,让“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司才是好公司”,这些都是以体量为基础的,也许未来在设计行业也会有变种?


老板们要做设计院的掘墓人


  姜海纳:那么设计院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李武英:关于设计院,最近听到不少老总“惊人”之语,而且不只一位,包括悉地国际的赵晓均、华东城建的罗凯、华阳国际的唐崇武,说什么呢?说老早就想把设计院干掉。连上市两年买了7个设计院的苏交科总裁朱晓宁也说,投资八戒工程网希望10年以后死掉一个苏交科,活下来一个猪八戒。这些行业里的知名大公司的老板们寻求自我颠覆,做设计院的掘墓人,欲意何为?


  转型。去年悉地国际20周年在“水立方”做了一场“i20——让故乡年轻”的公益演出,赵晓均投身公益主要精力放在美丽乡村建设,联创国际薄曦大部分的精力在做尖叫网。罗凯说,三年前开始实施设计董事制,华阳国际听说投资拍大片?与设计师跨界不同的是,老板们财大气粗玩的更“高大上”,但关键问题是他们不可能带着设计机构里的几千人一起玩,纷纷表示人太多,压力大。那些年引以为豪的人员规模现在变成了负担,转型迫在眉睫。


  怎么转?政府行政放权目的在于把话语权交给市场,企业在法律框架内而不是行政许可内想做什么都可以。在建设体系内,将来设计、施工、管理、开发等企业的界限会被打开,最著名的例子是远大。一个做空调的企业,在建筑工业化领域从开发到设计、建造、施工全产业链涉入,而且远远走在了“内行”的前面。有种说法是“资源不是看你拥有什么,而是你能链接什么”,“以互联网思维,做平台型公司”成为很多大企业的目标。这里的互联网思维包括跨界、去介(中介)、众筹、共生、分享、链接等,把这些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改造企业的结构,重新架构企业和行业生态。事业合伙人、设计董事制等都是互联网思维的产物。在这方面民营设计企业反应灵敏,思维超前,比如三益中国、华汇集团、华东城建、厦门合立道等都有实际的动作。“乱世出枭雄”,当下正是适合各种思潮萌芽的土壤和气候,走在前面的都将是行业领袖。


  所以,未来,大公司玩平台,玩整合,小公司做精做专,做强看家本领。做平台那就要看有没有实力吸引人才与你“合伙”,所以很多企业忙着上市找钱目的也在于建航母平台。


设计师你跨个P界,除了画图,你还会干啥?


        姜海纳:那设计师个人呢?


  李武英:个体体量小,掉头容易,所以选择最多。多年来,设计师吐槽“睡得比鸡晚,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马苦,挣得比乞丐少”,“甲方虐我千万遍,我视甲方如初恋”等等,有朝一日发现可以睡到日上三竿还没甲方来叫早,却一下子慌了神。于是从来不乏创意的设计师们开始发掘自我价值,各种跨界,甚至有建筑师开店卖肉夹馍。


  设计师个人可以选择在某个设计院作“事业合伙人”,也可以选择到互联网开个人“淘宝店”,那些要跨界的不妨多做些尝试,前几年的积累应该可以支持设计师尝试另一种全新的生活,不妨迎合“万众创业”的号召,给自己一个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对于更多的设计人员来讲,也像一篇微文所讲“设计师你跨个P界,除了画图,你还会干啥?”其实,管它“资本+”,还是“互联网+”,那+号后面都是设计。利用现在的轻松一刻总结过去的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树立个人品牌,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亮相,曝光,发声,充电,打开脑洞和视野,在即将到来的个人执业时代总会有机会。


证书还能挂靠赚钱不?


        姜海纳:说到个人执业,那现在的资质和资格管理制度未来会怎么样呢?


     李武英:关于注册资格,一方面建设管理部门提出要强化,另一方面国务院取消了注册建筑师行政审批,考试也停了,新出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规定年检不需要考查建造师人数,而正在征求意见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中有些专业减少了注册人数要求,有些专业又回复用高工代替注册等。同时住建部的五方责任主体、注册建筑师负责制等也在加强注册人员的责权利。这种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做法让大家疑惑注册制的未来究竟是要怎样?


        说起来话长,听上去复杂,其实简单点来理解就是,国务院要简政放权,但如何放,放给谁,政府放权谁来管?又用什么方式管,这些都还在过程中,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以及各方利益的博弈。住建部认为注册制应该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提出淡化资质,强化资格,项目负责人要由注册人员来做、注册建筑师负责制、认可人士制度等都是表现,也是在为最终取消企业资质管理做铺垫。只是这过程有多长,5年?10年?现在还难说。如果个人执业各方面政策完善配套实施了,那取消企业资质自然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大家还关心的是注册行政权力下放,由谁来管?目前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换汤不换药,据说到今年一注考试一定会进行。短期内学会、协会并未有机会与国际接轨接手注册管理的相关事宜,目前培训、考务等协会各方面的参与实质上也只有替注册中心收费。而现在协会、学会等与政府脱钩的改革刚开始,从原来“一业一会”的垄断性质,有公务人员兼职作为“二政府”才拥有的地位,脱钩之后如何发展,如何发挥作用,要更长的时间才会见端倪。


        而广大设计人员关心的其实是注册证书还值不值钱。只要企业资质管理还存在,并且还与注册人员挂钩,那挂靠市场就会存在,只是管理会越来越严格,人证分离的现象会难以为继。而随着各地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联网和执业资格责任的加强,挂靠的难度和风险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更困难了,也许挂证的价格会更走高?猜测而已,别当真。


还有多少“靴子”即将落地


  姜海纳:近期行业还有哪些方面的改革举措?


  李武英:住建部2014年7月出台的《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一些变革举措其实都有在推进。前面提到的资质、资格等市场准入方面的变化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工程设计新资质标准征求意见一年多也未见出台,已出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就不断发配套的文件修正和解释,可见管理部门的态度很谨慎。建筑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很多的切合之处,国家鼓励创业发展,号召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促发了合种“众创平台”、“分享空间”、“孵化园区”等大力支持创意型公司发展,放开以建筑设计方案为主的企业资制、降低设计事务所资质要求等的呼声很高,也有开始局部试点。


  而设计招投标管理办法也在修订完善中。关于设计招投标一直都是关注的话题,方案与设计机构如何招,先方案后机构还是先机构后方案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还正式提出过“概念招标”,摒弃方案比选,据住建部领导讲话里说最新一轮的修订中将增加设计单位招标方式,根据公司业务的经验和人员、项目情况、概念方案直接招设计机构。这样做会引导设计单位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单位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但可能会对那些方案型公司是一种灾难,因为招设计机构一定会附加有资质级别的要求,方案创意公司将没机会参与。是否可以联合投标?要看最终出台的方案怎么规定。而《若干意见》中提出非国有投资项目建设方可以自主决定要否招投标,是否请监理等,也有不少先行先试的例子,这些对行业变革都具有相当的推动力。


  去年初住建部市场司提出“注册建筑师负责制”,近期上海要在自贸区开始试点,但还未有具体文件。从原来实行企业资质管理到个人责任,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度设计,很难在一个局部推行。也许可以从强化注册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入手逐渐过渡。


  此外,习近平在去年的文艺座谈会上提出“奇奇怪怪建筑”的后续迟迟未见具体的行动反馈,虽然从国家层面到住建部花了很多时间作调研,征询了很多人的意见,可见这意见很难统一。什么是“奇奇怪怪建筑”,传统与现代的位置和份量应该如何划分,开放市场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度,见仁见智。传说中将召开的城市设计会议最终变成了年底的城市工作会议,从更宏观的角度谈城市问题,远超出了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等具体工作的范畴。可见在中央高层,这些已不成为原则性的问题。


  姜海纳:今天谈了这么多方方面面,信息量太大,要慢慢消化。不过听上去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么悲观。


  李武英:改用狄更斯的名言,这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许还是一个更好的时代。就像眼下这个数九寒天里,到处都是各种春天的迹象,所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吧。


徐州易洋消防设计 闸阀 组装护栏